月出皎兮
傅临阳提出了一个条件,傅云奕终生不入朝堂。
可以不出傅家族谱,这比傅云奕想的要好很多,他欣然接受。
等了一日,半夜里下起了大雨,清早,他顶着暴雨被天狩帝诏进皇宫,天狩帝似乎是存了考察他的心思。
李玉翎在傅云奕进宫一个时辰之后得到了消息,只做不知,踏实检查登基筹备事宜,待忙完,到了晚上,雨小了一些,终是安奈不住,撑了伞带着央央拎了些天狩帝爱吃的吃食,拐去东宫对上李京鸾一道踏入太极宫。
天狩帝在对着一盘棋局陷入沉思。
小孩子总是忘的快,李京鸾最近走出了御狩场的事,活泼的很,直接爬到天狩帝的腿上,就还挺没体统的,“阿耶,这棋不是已经下完了吗,您在看什么呀?”
天狩帝骨子里老喜欢他这没体统的样,腿颠着他,亲了亲李京鸾肉嘟嘟滑嫩嫩的小脸蛋:“这下棋,就是要复盘反推,才能进益。”
“阿耶你是白子?”李京鸾难以置信:“您输了?”
天狩帝脸上有一瞬间的僵硬,“就输了半子,傅六的棋艺勉强还行。”
李京鸾原本对傅云奕的印象不错,他救过自己的命,又是太傅的手足,但是想到他觊觎自己的阿姊,印象又差了一些。
他讨厌觊觎他阿姊的人。
李玉翎扫了一眼那棋局,黑子只赢了白子半子,傅云奕这是藏拙了。
这么厉害的人,是她的。
天狩帝眼睛里似乎有那么一点满意,用罢了晚膳,李玉翎寻个机会和赵前说话。
从赵前处得知,天狩帝白日里除了校考了傅云奕棋艺,也考了他功课,天狩帝虽然始终绷着一张脸,哪哪都看傅云奕不太顺眼的样子,内心里似乎也是认可这个人的。
只是面上似乎不太愿意承认。
虽然知道傅云奕一定能应付,听了赵前这样说,李玉翎唇角还是勾起来。
“公主,诸生将您要的书拿过来了。”
李玉翎接过央央递上来的书,翻开目露,找了金银花的页数。
金银花,别名鹭鸳花,半常绿植物,成对生长,故而又名鸳鸯花。
将书默默盖在脸上。
不知道天狩帝什么时候才能下圣旨了,老头子也不知道在别扭什么,今天估计一整天都在为难傅云奕,她现在不太敢问。
想了想,他给傅云奕去了一封信。
--
雨珠噼啪落在伞面上,徐娘子掀了帘子,一支伞罩在车顶上,完全遮住了雨丝。
劲风裹挟着雨丝打过来,伞稳稳撑在头顶。
徐娘子顺着撑伞的手臂看过去,雨珠顺着伞线滴下来,一双眼睛平静无波。
像是终年横温的水,从无波澜。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目光好像比平时要暗淡一些,精神有一点点萎靡。
“这么大的雨,出来做什么?”徐娘子嗔怪的道。
“无事。”一开口,风声入喉,重重咳了两声。
“病了?”徐娘子接了伞,关切的问,“是不是在这等了很久?”
“有点着凉了吧,傅云深道:“一点着凉,不碍事。”
徐娘子是真放心,傅云深的身体从小就好了。
最近好事连着,她心情愉快,扬着的语调透露着轻快:“你总算是想通了,愿意成亲了。”
“宋家答应了,吾今日看过宋三姑娘,很是温婉美丽,那性子,跟你很配,你一定会喜欢的,”她晃了晃手里的跟帖,“这是宋三姑娘的跟帖,吾明日就找大师来算算。”
“让你在六郎之前成上亲。”
傅云深似是极轻的应了一声,似又是错觉,雨珠声音太大了。
身后一道骑马声,傅云深回头,斥候的马落在府门前。
“宝华公主给傅家六郎君的信件。”
徐娘子笑,这两个孩子,感情真好,“你给吾吧。”
徐娘子接过信件,好奇的看了看上面的字迹,娟秀雅致,结构漂亮。
“瞧这小两口,感情多好,以后你也有宋三姑娘疼了。”
傅云深目光扫一眼那字,又极快的移开,唇瓣珉成一条直线。
徐娘子全身心扑在傅云奕身上习惯了,忽的想起来,自己今日一天没给傅云奕做过东西,将信塞过来,“对了,你将这信地给六郎,吾去厨上给他做点好吃的。”
傅云深沉默接过信,看一眼雨丝,踹进怀里,走进雨中。
上一次的水晶还余下一些边角料,傅云奕觉得给李玉翎雕一条手链也不错,忙碌好几日,设计了满意的花纹,钵里有五六颗雕出来的珠子。
“你的信。”
傅云奕擡眼,傅云深已经转了身子往外头走,“阿兄--”
“有事?”傅云深驻足,回过半个身子。
“阿兄怎么走的这样急?”
“门上碰到你的信,恰好递过来,没有旁的事,你忙。”
傅云奕垂眸,干干净净的信件,连一滴水珠也没有沾,上面写了他的名字,唇角忍不住翘起来。
李玉翎信上说的不多,主要挑明了,天狩帝心里应该还是对他满意的,他还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直到徐娘子做好了晚膳过来,还能感觉到他眉梢眼角,处处流淌着雀跃。
“你和你阿兄总算有了着落,娘娘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下。”
傅云奕擡眼,“阿兄什么着落?”
“当然是你阿兄的婚事,跟帖已经交换了,不出意外,这几日就能定下来。”
傅云奕唇角的笑意有一瞬间凝住,又很快恢复如常。
漫不经心夹了一筷子菜问:“怎么这么忽然,阿兄不是一直不愿意成婚?”
“你阿耶说通了吧,本来也是,像他这个年岁,孩子都在书学了,哪有一直不成亲的。”
“是的。”他应道。
未月天德卯日,明堂黄道,主贵人星,太子李京鸾正式登基,凳禅台,祭天,尊天狩帝为太上皇。
李京鸾一身黄袍,同天狩帝比肩站在祭台,朝臣的呼声震天。
李玉翎倚着白玉栏杆,眼睛微微湿润。
她总算完成了娘娘的交代。
傅云奕牵着她的手,默默陪在她身边,看着祭天这一块结束,李京鸾和天狩帝上了马车,巡城去祭祖,傅云奕带着李玉翎去了护国柱府。
桂花糖蒸栗糕、蛋香酥、糖蒸酥酪、枣泥酥饼、松子百合酥、莲叶羹。
李玉翎只是尝了一口,眼眶一下子发红。
傅云奕拍拍手,门枝丫打开,进来一个鬓发虚白的老妪,另一个梳了整齐的挽发,但年岁上要轻一些。
李玉翎还是一眼认出来,“姜尚宫,冰儿--”
“是宝华公主--”
老妪亦眼眶发红,另一位略年轻一点的妇人直接哭出声,噗通一声就跪下来。
这两位,都是先皇后身边的老人,小时候看着李玉翎长成小女娘。
李玉翎和这两位旧人说了好一会子话,待反应过来,傅云奕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退了出去。
面前是儿时的老人,关怀和蔼依旧,嘴里是儿时的味道,李玉翎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还是那个被娘娘捧在手心,无忧无虑的公主。
“好像娘娘还在的时候啊。”
姜尚宫手指一点,“公主吃这枣泥酥饼,这边和这边可有不同?”
“有什么不同?”李玉翎特意分别都拿起来尝一尝,“一样的啊。”
“这边是吾做的,这几块是傅家大娘子做的。”姜尚宫眼睛弯弯的,几日前她就来了洛阳,还是那位傅云奕亲自接来的,对她尊敬又细心,而那位徐大娘子,更是挽了袖子亲自要跟她学,发誓要做出一模一样口味的点心。
常常问及公主儿时的趣事,眉眼里的笑意,还有疼惜都是真心喜欢。
人做点心,同样的材料和工序,出了锅在口感上就是有一点差别,这位大娘子这几日整日窝在灶上,如今竟是每样点心,都能做出同她一样的口味。
“公主,您找了个好郎君,婆婆更是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