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学习(四)
宋知时回到练功房,众人不约而同地停下动作,暗中打量着他。
宋知时只当不知,走到冷若梅身前道谢,他承认刚刚有利用对方的成分,所以言辞也更加恳切:“刚刚多谢师姐的帮助,不然今天这个场考核我肯定应付不来……”
冷若梅脸上的潮红还没散去,倒显得不是那般高冷了:“没关系,其实你基本功很好,这段时间就呆在一队跟着我们一起训练吧。”
省文工团上报的新年节目是《红色娘子军》的另一个选段,冷若梅饰演女主角吴琼花,另有一个少年饰演男主角洪常青,宋知时只分配到了一个最边缘的、无名无姓的背景板角色。
刚开始宋知时还有些跟不上,但他记性好,喜欢自己琢磨,跳了几遍就能跟上大部队了。
冷若梅一边跳舞一边暗中观察他的动向,见此情景心中不免暗自赞许。
几遍练习结束以后,宋知时找了个角落坐下休息。
虽然陕省现在是大冬天,但是室内却烧着锅炉,空气里十分干燥,加上刚刚经过高强度的练习,体内水分消耗极快。
宋知时忍不住舔了舔嘴唇,心想:早知道带个杯子过来了,一会儿还得去供销社买点生活用品。
“宋同志,你要喝水吗?”
一道脆生生的嗓音,在宋知时头顶响起。
宋知时擡头,一个小姑娘拿了一个搪瓷缸子,递给了他,杯子上方还氤氲着热气。
宋知时本不想接,因为他不知道这个杯子被谁用过,可他实在太渴了,而且就刚刚擡头的功夫,他意外扫了眼众人,却发现所有人都目光灼灼地盯着这杯水和……自己?
难道这是示好?
“谢谢你。”宋知时从善如流地接过。
小姑娘笑得眉眼弯弯:“不客气,我叫苏明珠,是一队的副队长。”
角落里又一道男声响起:“那啥,我叫李小乙,舞蹈团男同志这边的事情都归我管,宋同志你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
宋知时朝他看去,这个李小乙比自己还要矮半个头,偏又长着一张娃娃脸,像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人,看着十分讨喜。
然后介绍声接二连三地响起:
“还有我,我叫孙一鸣。”
“我叫马卫国。”
“班布尔。”
“阿尔兹拜克·加力坤。”
…………
所有人都报了一遍名字,宋知时也不好继续坐着,站起身重新做了一次自我介绍。
他原本还担心自己会像之前被杨慧琴针对那般被一队众人排斥,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被接纳了。
不论如何,宋知时都松了口气,他只有一个月的学习时间,非常宝贵,不想浪费时间在维系人际关系上,索性这世间大部分人还是单纯美好的。
过了一会儿,教室里进来一个中年女子,带领众人开始学习新的舞蹈。
苏明珠偷偷告诉宋知时,这位就是她们一队的带队老师夏星梦,赵团长平时很少管束她们学习上的事情。
省文工团日常的练习量很大,每日除了排练节庆上台的节目以外,还要学习新的舞蹈动作,跳舞时间长达十小时,只多不少,哪怕是一队人人都已经经过最少五年的学习训练,仍不能松懈。
一下午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逝去,宋知时已经很好地融入了集体。
其实大家本来也无冤无仇,加上年龄又相仿,很容易就能玩到一块去。
开始宋知时还想不通,为什么众人的态度突然一百八十度大反转,后来他才明白,这里是省文工团,每一个考进来的都是有真本事的,自然看不惯走后门的人。而且通过一天的时间接触下来,宋知时发现这里的舞蹈演员都很纯粹,不爱搞那勾心斗角的一套。
吃饭前,李小乙叫住了宋知时:“宋同志,咱一块儿去吃饭呗。”
“是啊是啊,咱们一起呗。”孙一鸣和马卫国等人也纷纷响应,看得出来李小乙在队里人缘很好。
宋知时自然应下:“行啊,我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还得跟着你们。”
“我们也要一起!”苏明珠紧随其后,站在她身后的几个姑娘也坚定地表示要一起。
“成,一起来,就当是欢迎宋同志加入我们一队这个大家庭!”
一队也有二十几个人,除了几个回宿舍以外,剩下的都来了,一群人簇拥着宋知时,走在宽阔的小路上,显得格外扎眼。
有人问他:“宋同志,你五岁就开始学芭蕾了吗?”
宋知时知道他们对自己还是好奇的,索性就说了:“是,我家里有长辈是芭蕾舞老师,在我很小的时候,她就教我跟两个姐姐跳芭蕾了。后来我考入了我们市里的文工团,我的老师跟赵团长师出同门,所以我才有机会来这里学习。”
他的话虽然有所隐瞒,但一定程度上倒也没说错,如果当年阮裕莹不嫁入宋家,现在肯定也是弟子无数,桃李满天下了。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层关系,倒也并不像她们原以为的那般龌龊。
李小乙一脸艳羡,却毫无嫉妒之意:“那你运气不错,我家里穷,穷得饭都吃不上了,我爹娘怕我饿死,把我送到春和班学唱戏,可学戏苦啊,最后他们到底还是没舍得,是赵团长看我可怜把我收下来的。”
李小乙这一番话触动了不少人,可算是打开大伙儿的话匣子,纷纷开始诉说起了自己的身世。
原来,除了偶有几个是父母有远见把孩子送到文工团学才艺以外,在场大部分人都是穷苦人家出身。
60年代初,陕省政府欲组建省文工团,当时国家还处于物资极度匮乏,缺粮、闹饥荒时期,吃草根树皮都是常态,想招几个像模像样的歌手演员都没有,只能从民间团体吸纳一些从艺者,然后再从乡里选拔一些模样周正,嗓音出挑的孩子们进行训练,这才有了今日的省文工团。
后来团里几经波折,克服困难,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如赵姝韵、沈芸、夏星梦等等。而她们也投桃报李,选择留在了文工团,为文工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演员。
“多亏了周团长和几位分团长,要不然哪有咱们的今天啊?”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深以为然。
说话间众人已经到了食堂,李小乙告诉宋知时,文工团一共有三个吃饭的地方,一个是食堂,一个是外面的国营饭店,还有就是天桥下有一些小馆子。
“这一楼就是给咱们吃的,三楼是领导吃的,如果想在二楼吃,那你就得有……”李小乙做了个揉捏的动作。
宋知时秒懂,看来不管在哪里,不管在哪个时代,有钱的永远是大爷,永远可以享受最好的服务。
李小乙带着宋知时拿粮票兑换了餐券,再去窗口打菜。
省文工团地方大,人也多,饭菜口味选择上也更多样化。宋知时就选了比较简单的清炖豆腐汤和泡馍。
一群人占了好几张桌子,热热闹闹地聊起来刚刚未完的话题。
突然,有个姑娘问:“诶,你们说今天虞师兄会来吃饭吗?”
虞师兄?
宋知时埋头吃饭,耳朵却竖得高高的。
“虞师兄哪能来这里吃饭啊,牛团长把他护得跟眼珠子似的,肯定有单独的小灶啦。”有人开玩笑道。
宋知时敏锐地察觉到身旁苏明珠挺拔的身姿有一瞬间的下沉,这是放松身体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