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年味(三)
既然提到张秀芝,就不得不提她那个朋友崔霞了。
宋知时问徐惠兰:“那孩子的娘也走了?”
徐惠兰自然也知道宋知时问的是谁:“是啊,年前的时候,她爹娘亲自来接的,村长看她可怜,亲自给办得回城。剩下没走的知青都是家里没什么亲戚了,所以才留下的。”
宋知时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一个抛弃亲生孩子一走了之的母亲,即便他自己也是被抛弃的。
“孩子他爹呢,后来也没个消息吗?”
“她绝口不提,旁人又怎么会知道……不过知青队有人传是那个小队长的,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宋知时无意为周光洗白狡辩,他继续问:
“那孩子……他还好吗?”
“你放心吧,既然是给了我们家门上的亲戚,我们肯定会当心的。”
“那就好,如果以后他有什么需要的,你尽管告诉我们就行了。”
改变了顾洛明原有的命运,宋知时总感觉挺抱歉的。
“知时,我可以这么叫你吗?”
“当然可以了。”
徐惠兰犹豫半晌,最终还是把心里话说了出来:“我们都知道你家里条件好,但是也别太心善了。”
宋知时的脚步顿了顿,接着又继续向前走,脸上却带着笑意:“你说的对,我知道了,谢谢你,惠兰姐。”
宋知时跟顾淮在顾家休整了两天,帮着顾海夫妇把里里外外都打理好了,这才离开顾家村前往扶岐。
雷庆国是开着部队里的车来接他俩的。
刚坐上车,宋知时就打趣他:“你用部队的车,公器私用啊?”
雷庆国才不上当,冷哼道:“呵,你猜是谁允许的?”
三人都不约而同地跳过了之前那些不愉快的话题,只讲这两年的经历,讲着讲着部队就到了。
看着熟悉的家属院大门,宋知时恍如隔世。
“你们可算是到了,大伙儿就等着你们开饭了。”
朱露莎在生完孩子以后胖了不少,却因为有立体的五官撑着,显得成熟的同时又多了几分韵味,成了部队家属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宋知时跟顾淮在来到了雷庆国夫妇的住处,这里早已汇聚了不少老熟人。
张方毅、刘秀梅、李德天、柳福清、赵远书……每一张都是熟悉的脸。
顾淮行了个标准的军礼:“团长,政委!”
柳福清朗声大笑:“要盼着你们回来一趟可真不容易啊,哈哈哈!”
赵远书也跟着说:“行了,赶紧入座,吃饭吃饭!”
众人才刚落座,柳福清又道:“快快快,庆国媳妇,赶紧把孩子抱过来,让他俩好好瞅瞅。”
于是,宋知时在莫名其妙地状态下,怀里就被塞了一个暖乎乎的襁褓。
他一低头,就跟襁褓里的小奶团子四目相对了。
六个月大的孩子还不认人,“咿呀咿呀”地挥舞着小手,仿佛在跟人打招呼。
重生前,宋知时见到的雷子铭起码已经五十岁了,而现在的他还是婴儿模样。谁来逗他,他都能笑一笑。
可能是宋知时抱法太过于生疏,很快雷子铭就开始憋嘴了,在宋知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道嘹亮的哭声响彻餐厅。
他惊愕地看向众人:“他哭得太响了!”
众人大笑,独自带大好几个娃娃的刘秀梅忍俊不禁:“小孩子嘛,都这样。露莎妹子,你快抱去看看,可能是饿了。”
朱露莎也跟着笑了:“刚刚才喝过奶,咋就又饿了?”
刘秀梅煞有介事道:“这个年纪可不能光喝奶了,来,我来教你。”
朱露莎娴熟地从宋知时手里接过儿子,三两下就把他哄安静了,然后跟着刘秀梅进了卧室。
宋知时看着她的背影,又是一阵恍惚,那个娇纵得不可一世的少女,也被时间推着向前走了。
饭桌上,柳福清和赵远书分别关心了一下顾淮跟宋知时的生活近况和工作学习情况。
顾淮咽下一口酒,素来冷峻的面容也多了一丝柔和:“今年六月就能毕业。”
赵远书欣慰道:“不错,那你以后就是华清大学的大学生,比我学历还高呢哈哈哈。”
柳福清问:“毕业以后打算做什么?”
宋知时这才惊觉,他光想着把自己未来的打算和来历和盘而出,却从来没跟顾淮考虑他的未来。
想到这里,宋知时目光灼灼地看向顾淮,想知道他有什么打算。
顾淮沉吟片刻,他其实心里也早就有了想法,只是运动突然结束这件事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以后国家的政治经济走向,谁也不知道。
在所有人的目光下,顾淮直直地看向青年,定定地说:“我想……先留在首都。”
柳福清有些失望:“我记得你读的是矿业类专业吧,首都哪有矿啊,你还不如回商阳呢,附近几个县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