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哈都就觉得昌吉肯定没跟宫里面的两位母亲提及。
他没那个胆子。
他还指望自己的两个母亲能替不在京城的自己,帮忙稳住心尖尖上的美人呢。
万一母亲们知道了,言语间不经意透露出来,那岂不是会让喜欢的姑娘不高兴?
告诉哈都倒是无妨。
韩长祚笃定了不怎么和心爱的少女来往的哈都,不会成为告密者。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最终说破这件事的,反而是他觉得最不可能的人。
哈都在收到这个信息后,就对满都拉极为不满。
他认为,满都拉是在要挟,是拿逾轮部作为赌注,要求昌吉在胜利之后,给予逾轮部最大的好处。
作为个人,哈都可以理解满都拉。
这些年,逾轮部一直在大晋和北戎之间夹缝求生,过得很不好。
如今有这样一个机会摆在面前,满都拉当然要牢牢抓住,将昌吉跟逾轮部绑得更紧一些。
但作为昌吉的引路人,他极为反感,乃至愤怒满都拉这种做法。
逾轮部还没有为昌吉立下任何功劳,现在就想着伸手要好处,难道不怕以后的反噬吗?
此时哈都只恨自己不在北戎,否则他一定会向满都拉发出邀约,让他出来跟自己打一架。
将这件事告诉裴萧萧,也是哈都在深思熟虑之后所决定的。
谁家的孩子谁心疼。
不能光让昌吉付出,倘若裴小姐对昌吉也有那么一丁点的心悦之意,那么希望她也能有所回应。
或许她不知道,她的些许回应,都会给予昌吉无限的前进动力。
同时,哈都也想替昌吉试探一下,看看裴小姐到底在不在意他,有多在意。
裴萧萧听完哈都的话,捧着茶碗,双眸低垂,盯着手中茶碗里的茶汤,默不作声。
哈都忐忑地等着她对自己那番话的回应。
有些期待,又有些害怕。
同时还在想,自己是不是鲁莽了些?
这是昌吉与裴小姐之间的事,他一个外人插手,其实不太合适。
但他作为昌吉的引路人,真的不想看到昌吉为了一个女人,而毁了自己的未来。
他是长生天赐给北戎的新王。
作为未来的君主,他不能将自己的喜好表露在外。
那会成为敌人攻讦他最好的靶子。
哈都在心中说服着自己。
他没有错。
这是为了裴小姐好,也是为了昌吉好。
如果裴小姐真的对昌吉无意,那么他们早早分开,各自嫁娶,会获得更好的结果。
没有裴小姐,昌吉可以毫无负担地与各部进行联姻,获取各部对他最大的支持。
没有昌吉,裴小姐可以一直平平安安地留在京城,不必前往北戎那样的苦寒之地。
哈都并不看好裴萧萧这样娇生惯养的小姐。
他在北戎出生,在北戎长大,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在京城待久了,就连他都沉迷于这种安乐之中,对家乡的思念,也逐年减少。
这也是为什么他不反对忽齐勃娶大晋良家女的缘故。
哈都没想过自己会回到北戎。
连北戎人自己都不想回去家乡,难道一直在这种安乐环境中长大的贵女能忍受那样的环境?
别开玩笑了!
哈都宁愿他们没有走到最后。
这样对彼此都好。
可以说,哈都对裴萧萧的心情十分复杂。
既希望她能给予韩长祚回应,又希望她拒绝。
在这种忐忑难安的心情中,裴萧萧开口了。
“所以,逾轮部只有在阿祚答应联姻之后,才会站在他这方?”
裴萧萧的声音很轻,但哈都还是听得很清楚。
他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裴小姐叫昌吉什么?!
这一刻,哈都觉得有些想哭。
昌吉,你听见了吗?
守得云开见月明!
她给予你回应了!
哈都压下几乎要爆发出来的喜悦,因为忍过了头,脸都涨得通红。
“不错,是这样。他们要求联姻。”
裴萧萧接着问。
“您不同意,是吗?”
“对,我认为这没有必要,而且也会给日后那些归顺昌吉的部落,开一个很不好的头。”
满都拉所提出的要求,一旦被采纳,那么很有可能以后所有归顺的部落,都会产生一个潜意识。
唯有联姻,才能让北戎的新王信赖我们,才能让彼此之间的合作足够稳固。
会有数不清的部落女子,在部落可汗的强迫下,来到昌吉身边,进入他的王帐。
在哈都看来,这是非常不稳定的因素。
但凡这些女子对昌吉心存怨怼,伺机刺杀,是很难防住的。
一旦昌吉死了,那么刚建立起来的新的北戎,就会重新分崩离析,甚至会比现在更乱。
这些女子,昌吉甚至不能拒绝。
如果他拒绝,那些献上部落美人,却没有被接受的可汗,就会认为昌吉对自己并不信赖。
能接受其他部落的女子,为什么不能接受我部落中的女子?
这是对我部落的不信赖,那我也无需对你献上忠诚。
信赖与忠心,是相互的。
这是哈都从满都拉那个蛮横要求中,所忧虑的未来。
他认为,这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事。
北戎的历史上就发生过。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既然自己已经看到了危险,那就应当把这个危险给摁死在摇篮中!
而哈都所想的,与裴萧萧想的一般无二。
裴萧萧轻轻笑道:“尚未未立寸功,就敢夸口邀功,这样的助力,不要也罢。”
她说得轻飘飘,但是落在哈都的耳中,却犹如惊雷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