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学宫这边,已经招收了三届新生,而第一批学子已经面临毕业。
学宫也开始第一次面临学宫毕业学子的就业压力!
这几天李天行的头都大了!
从古至今,任何一个学校的校长每年都会被学生就业这个事情给折磨一次。
李天行也不例外。
大秦的官位制度是推举制,谁能当官第一步就是要有人推举,然后再根据你任职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合格。
如果要推举,当然也没问题,毕竟李天行是右相。
但是总不能每年都是李天行来推举!
比如今年毕业的学子就将近三百来人,总不能都是李天行来推举吧!
所以李天行在思考是否要与朝廷定出一个制度,让学宫学子能够顺利入职。
科举是不行的!
在识字率并不高的先
秦,推行科举的意义并不大!
而且诸子百家各有长处,跟后世儒家一家独大不同,真要考试怎么考?题目怎么出?
总不能一考试就出好几套卷子吧?
那样也谈不上公平之说!
所以李天行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总算是想出了一个主意。
那就是实习制度。
李天行将大秦的官职分成了几个类型:牧民官,比如县令、亭长;经济官,比如内府的官员,治粟内吏的属官;武官,军队中的职务;技术官,专门负责技术开发的官员。
学子先根据自己学到的东西和自己的意向来报名自己想去担任什么样的官职。
李天行在收到报名之后,再拿去朝堂之上商议,将这些学子安排到各个岗位去。
当然不可能一上来就是主官。
李天行专门创造了一个官职叫实习官,是专门给学子们准备的。
实习官并没有实际的权利,只是在自己的主官身边学习,可以提出建议,但是没有执行的权利。
一年之后,由自己的主官决定,是否可以将实习官转为正式官员,并且上报给朝廷。
这样的话,学子的毕业之后,有了去路,也不用担心这些学子没有实际执政经验而办错事!
这个制度一提上朝廷,就得到了嬴政的认可!
说实话,他对学宫的学子还是很有期待感的。
这几年大秦休养生息,他也经常到学宫去,深深感觉到学宫学子与现在大秦官员的不一样。
学宫
的学子每个人身上都好像有一种冲劲和朝气!
他期待这样的学子进入了大秦的官场,能够给大秦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就如同秦孝公期待商鞅的变法一样!
而这批学子中,李天行最关注的那几个人,也各自有了自己的选择。
扶苏因为是太子,没得选。
萧何选择去牧民官,因为之前在义渠,萧何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再经过三年的学习之后,更加谦虚谨慎,看着跟一个小老头一样。
但就是这样的性格却深的扶苏的信任,扶苏直接将萧何推荐给了王绾!
至于为什么不推荐给李天行?
因为李天行懒。
公子高和公子将闾经过三年的学习,也已经不再是以前那副纨绔模样!
公子高喜欢上了技术流,留在了奇技研究院当起了一名研究员。
而公子将闾则选择进入军队!
与公子将闾一样选择了进入军队的,还有刘邦、章邯一群人。
李天行看着自己眼前少说有五六十个想要进入军队的学子,头疼了。
进入军队成为武官,与其他的官位不同。
武官是要上阵搏杀的!
进入了军队,就代表要亲冒矢石,冲锋在前,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小命给丢在战场上!
他是实在舍不得这些学子在战场上就这样丧命!
还别说,人是需要压力的。
在这样的压力下,李天行还真的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那就是参谋部制度!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