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六年,秋十月。
北线讨伐匈奴的诸位将领齐聚咸阳,这是奉了始皇帝陛下的旨意回咸阳论功行赏的。
在蕲年宫外,众位将领齐聚一堂。
王翦笑盈盈的看着李牧:“李元帅,与匈奴一战,你的骑兵可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啊,就连匈奴的祭天金人都给你们扛回来了。”
李牧微笑着回应道:“王元帅说哪里话,我这点微末之功怎么比的上中路军力擒冒顿的大功。”
王翦哈哈大笑:“那还不是从你西路军调来的北地第三军的比卢垂立的功劳,说来说去,还是你西路军的功劳大。”
两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而在武将堆外,一群文官正盯着这些武将看,神色中还颇有些不愤。
“镇国公到!”一名内侍引着李天行过来。
众武将纷纷向李天行行礼。
李天行微笑着一一回应。
“辛苦各位了,辛苦各位了。”
“为国征战,岂有辛苦之说,镇国公谬赞了。”王翦一如既往的谦虚。
镇国公李天行走到桓齮面前,深施一礼:“岳父大人辛苦了。”
桓齮没好气的瞪了李天行一眼:“我不辛苦,你到是要辛苦辛苦啊!这都多少年了?怎么我女儿肚子里一点动静都没有?”
李天行有些尴尬,这也不能怪他,悬壶子的药他不知道吃了多少,可桓映雪的肚子里就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他也没折。
但是老丈人说的话,他也不能不听,只能笑着打起了哈哈
。
王翦见桓齮竟然在这样的场合说起了这个,连忙过来将桓齮拉走,也算是解了李天行燃眉之急。
这时,吉时已到,赵高亲自出来宣布众臣上殿。
文武两班大臣鱼贯而入,来到殿上。
众臣站定之后,嬴政才从后殿转了出来。
来到自己的御座之上,嬴政朗声说道。
“这次讨伐匈奴,我大秦大获全胜,国防部与政事堂功不可没,我大秦首重军功,今日之会,朕就是要论功行赏!大封功臣!赵高,宣诏吧!”
赵高在一旁,从小内侍手中的托盘上取来诏书,打开之后,满眼羡慕。
“皇帝制曰:朕继位以来,赖将士用命,四海归一,而今华夷一统,天下归心,今封有功之臣。”
“晋元帅王翦、李牧为精忠辅国大元帅,总揽天下兵马,赐食邑万户。”
“晋杨端和、桓齮、王贲、蒙恬为精忠辅国元帅,爵升国公,食邑五千户!”
“余者大小将领各自爵升一级,赐金百镒。”
“政事堂萧何,保障有功,赐关内侯,赐金百镒!”
宣读完诏书,赵高将诏书合上,放回托盘上。
等今天散朝之后,有司衙门自然会按照诏书上的内容,将各种奖励送到各人府上。
“臣等叩谢天恩!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王翦和李牧领衔下拜。
三呼万岁。
等到众将起身,嬴政方才笑着说道。
“听说讨伐匈奴这一战,朕那三个儿子还立下了些许战功?”
王翦出班奏道:“陛下,太子殿下与两位皇子此战之中,身先士卒,立功无数,我大秦后继有人,臣为陛下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