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天明真不知道姐姐在想什么。
他自己想的是‘如何论罪’,自然想到了司法问题。
本来计划用轩辕报慢慢阐述,突然发现这玩意‘说’没用,得中枢示范。
跟陆天天说半天,她都没意会到接受东虏投降缺乏律法依据。
凭什么接受你?就因为你跪了?
血海无涯,回头是岸?
想得美。
把老子当佛陀玩呢。
根本性的问题当然得中枢做。
但做的话,又绕回民族论。
可能大明百姓难以理解司法与民族的关系,但藩国百姓一听就能懂。
因为藩国有个根本问题没解决:我是谁。
明人是明人,明人是华族,这很明确。
藩国是明人吗?
民族论说了,认同就是华族。
好极了,什么是认同?
多尔衮横刀立马,他是满族。双膝一跪,他是华族?
太儿戏了。
是,与不是,都需要明确标准。
天下事牵一发动全身,司法系统不能等了,否则外面的战争无法有序推进。
陆天明在剧院思考如何司法实践,陆天天已经回皇城了。
姐姐嘴快手快,但从不多事,陆天明也就没多想。
可能作为圣人的姐姐,陆天天内心一直想帮忙。
她是未来的‘长公主’嘛,严格来说,姐姐才是陆家内部的家长。
随着陆天明越来越成功,张世菁作为国公嫡孙女的身份就不是那么尊贵了。
作为圣人唯一胞姐,相当…相当尊贵。
郭家在皇城北面的家属院有一个院子,原来的内官监,陆天天不是一人进出,身后带着两个保姆,一转身去了温体仁的家里。
温体仁与他父亲一样,壮年妻子过世后续弦。
这种事听起来似乎有点可怜,那是在百姓人家。
放大户人家,绝对是家族腾飞的翅膀。
因为门当户对嘛,可以合理合法有两个妻子。
温体仁的第一位妻子是书香门第,第二位妻子是祖籍徽州的苏州大户。
所以六十出头的温体仁,有一位四十出头的妻子,还有六个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