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的探子!\"刘宗敏抹了把脸上的血,\"想摸清咱们的山路!\"
篝火旁一片死寂。周小花盯着那些人头,突然认出其中一个——是三天前来卖针线的货郎!那人还夸她头发黑亮,送了她一根红头绳...
\"挂到寨门上。\"李自成不知何时出现在人群后方,\"让杨嗣昌知道,商洛山不是他该来的地方。\"
士兵们欢呼着去执行命令。李自成独自站在雪地里,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周小花鼓起勇气走近:\"闯王...那个货郎...\"
\"是锦衣卫。\"李自成看穿她的心思,\"他腰间藏着毒针和密信。\"顿了顿,\"乱世之中,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周小花握紧怀中的短铳。李长风也说过几乎一样的话。这些枭雄们,怎么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
崇祯十三年春,商洛山冰雪初融。
李自成站在生龙寨最高处,望着山下集结的部队。经过一冬休整,这支队伍已从残兵败将变成了精锐之师。火绳枪队、长矛手、骑兵队排列整齐,铠甲和兵器在朝阳下闪闪发光。
\"四千七百二十三人。\"田见秀报告,\"每人配发三日干粮,箭矢二十支。\"
李自成满意地点头。去年秋天躲进山里时,他们只剩不到两千残兵。如今不仅人数翻倍,还有了火器和正规编制。更重要的是——有了根据地和家眷,士兵们不再是流寇,而是为家园而战的军人。
\"出发!\"
号角声响彻山谷。部队如长龙般向山外开拔。沿途村民纷纷箪食壶浆,有人甚至牵来自家的牛犒军。李自成骑在马上,看着这前所未见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热流。
\"闯王!前面抓到个官军探马!\"前锋来报。
被押来的俘虏却让李自成一愣——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穿着不合身的号衣,吓得直哆嗦。
\"大人饶命!俺是南阳府的,被强征来当兵的...\"少年跪地哭诉,\"官老爷说山里有吃人的流寇...\"
李自成示意松绑:\"给他个馍,放了吧。\"
少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捧着热馍馍呆立原地。李自成策马经过时,听见他小声问旁边的士兵:\"你们...真的吃人吗?\"
\"以前饿极了吃过。\"老兵坦然道,\"自从跟了闯王,只吃官仓的粮。\"
少年眼中的恐惧渐渐变成了好奇。李自成嘴角微扬。民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杨嗣昌们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流寇\"越剿越多。
五日后,部队抵达河南内乡县。守军一触即溃,县令在县衙自缢。李自成开仓放粮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
\"报!宁远侯李长风攻占沧州!\"
议事厅内一片哗然。李自成却不动声色地展开地图。李长风已经有了天津和山东两个地盘,拿下沧州,就把这两个地盘连成了一片,听说李长风在修铁路,而天津卫距离天津不足两百余里,李长风选在这个时候出手...
\"闯王,咱们是不是...\"田见秀做了个直捣黄龙的手势。
李自成摇头。他想起那个雪夜里,李长风说过的话:\"推翻明朝不难,难的是建立一个更好的天下。\"
\"先取襄阳。\"他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让张献忠和官军狗咬狗去。\"
走出县衙,李自成抬头望向北方天空。风云际会的时代已经到来,而他,将不再是那个被追得满山跑的流寇了。